服务项目
南京城市更新以人为本,再上央视新闻频道
近日,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项目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引起广泛关注。作为省、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,石榴新村创新采用原地重建、回迁安置模式,精心设计36种户型,满足不同居民需求;召开69次居民议事会,居民深度参与改造。如今,曾经破旧的城中村已蝶变为现代化宜居小区。
石榴新村位于秦淮区丰富路和小王府巷交叉口,毗邻 “中华第一商圈” 新街口,与 “金陵第一胜迹” 朝天宫仅一街之隔,地理位置优越。然而,自20世纪50年代建成后,历经岁月侵蚀,这里逐渐沦为典型城中村,“握手楼”“一线天” 成了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。2020年,南京将石榴新村列入首个城市更新安全消险改造试点项目,创新采用了原地重建、回迁安置为主,加上多元安置为补充的模式开展改造工作。如今,踏入石榴新村,6幢崭新楼栋错落有致,浅灰色的建筑外立面,搭配通透的双层玻璃,在阳光下折射出简洁大气的现代美感。
石榴新村更新项目打破传统“拆迁走人”的单一方式,采取居民全程深度参与的共商共建机制,将城市更新从“政府主导配餐”转变为“居民自主点单”,居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、设计改造全过程。项目成立多个更新工作组、工期组和多元化调解组,按年龄层次、家庭人口结构、房屋产权性质、住房保障情况等分类型、分批次组织召开了69场居民议事会,实现改造居民商谈全覆盖。对于更新后的房屋户型,也是设计人员和居民一起商量。围绕户型格局、房间数量、功能分隔等细节反复推敲,设计稿历经70多次修改,终于打磨出兼顾实用性与个性化需求的方案,让每家每户都能选到心仪的房型,真正实现更新后 “分得开、住得下”。
石榴新村作为南京城市更新居住类地段更新的 “先行者”,已被写进《南京市城市更新案例指引》,成为全市城市更新的样本。
市建委今年发布《南京市城市更新导则》与《南京市城市更新案例指引》,前者为城市更新明确路径,后者提供可借鉴范例,双管齐下推动项目落地实施。眼下像石榴新村这样的居住类项目还有小西湖、城河村、小松涛巷等,正通过以人为本、共商共建的柔性更新机制,为居民打造更便利宜居的生活环境。